一次雪域高原上的升级建站——记华云集团曲麻河国家无人基准气候站升级改造工程-pg电子免费版

english

一次雪域高原上的升级建站——记华云集团曲麻河国家无人基准气候站升级改造工程

发布时间:2023-11-16

  近日,在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的指导下,由华云集团升达公司承担的曲麻河国家无人基准气候站(以下简称气候站)升级全球气候观测系统(gcos)地面基准站改造工程顺利完成,标志着三江源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地面基准站建设完成。

 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,是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,被誉为“中华水塔”。这里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,发育和保持着原始、大面积的高寒生态系统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,同时也是人类活动最稀少的地区之一。气候站就像哨兵一样,时刻对三江源的监测空白区开展气压、气温、相对湿度、降水量、风速、风向、土壤水分、土壤温度和总辐射等要素的全自动、高性能的连续观测,对加强高原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,提高防灾减灾、气候预测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
  此次气候站升级增加了雪深、四分量辐射、红外地温等要素观测,将为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地面基准网(gsrn)提供有气候代表性、长时间序列、质量可溯源的地面气候观测数据,其观测数据将与全球高空基准观测站网(gruan)形成互补,对综合系统数据提供约束、验证的基础。

1.jpg

图为升级后的曲麻河国家无人基准气候站。

  气候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海拔4453米,受高海拔的影响,站点附近氧气稀薄,气温很低,土层早已上冻,是名副其实的“无人区”,施工过程充满了危险与不确定性。如何带着大批的设备安全抵达站点成了队员们首当其冲面临的挑战。为了到达气候站所在位置,队员们穿越十多个海拔超4500米的垭口和雪地,整个任务行程超4000公里。这一路既遥远又艰辛,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,每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“致命”的后果,每次出发前队员们都要反复研究线路,力求万无一失。站点离驻地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,为了多争取点施工时间,往往凌晨三点钟车队就摸着黑出发了。无人区的道路颠簸难行,刺骨的寒风顺着车窗缝往里钻,甚至有时候还会遭遇暴雪,赶到站点时天刚蒙蒙亮,大家不顾一路的颠簸和疲惫,立刻投入工作中,一直干到太阳下山,保证了整个项目的工期。

2.jpg

图为工程师在调试设备。

  高原反应是队员们面临的第二道难关。多数初上高原的技术工程师们出现了高原反应,为确保到达现场后可以正常开展工作,大家边吸氧、边工作,“接力式”轮流上阵有序推进项目建设。

  第三个考验就是低温严寒。在平原地区还在感受秋高气爽的时节,青藏高原就早早进入了冬季,夜间气温经常骤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,通常还伴随有频繁的降雪,队员们原本就被“高反”憋得青紫的脸,又加了一层“高原红”。气候站所在地区的土壤更是早已完全上冻,各种电器的电池也出现了续航严重不足的现象。天气寒冷,队员们就多套上几层防寒衣;冻土坚硬,大家就采用点火炉这一最原始但最稳定的办法先化冻再施工;续航不足,团队就备好三台可互相替换的电脑和应急电源,成功保障了现场调试的连贯性。

3.jpg

图为工程师在安装设备。

  华云集团的建设者们以“国之大者”的胸怀,不畏艰险的进取意志,克服海拔、高反、低温等重重困难,啃下了升级建设曲麻河国家无人基准气候站这块硬骨头。

  这只是无数气象工作者攻坚克难、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。未来,华云集团的气象工作者将继续大步向前、勇攀高峰,为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贡献力量。

  (来源: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:杨宁 周扬)

微信二维码

华云微信二维码

微博二维码

华云微博二维码

服务热线
网站地图